欢迎进入青铜峡市委组织部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务公开 > 正文
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的通知
青人才办发〔2018〕1号
2018-12-18 22:02:00    来源:青铜峡党建网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18-12-18 22:02:00

  各镇、街道、机关党(工)委,市直各部门、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党总支、支部,库区管理局、各工业园区党组织:

  现将《2018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铜峡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18年4月11日

  2018年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吴忠市人才工作要点,以完善人才体制机制为抓手,以宣传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吴忠市一系列人才政策为着力点,建立五大产业人才高地,实施重点八大人才培养工程,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建立五大产业人才高地

  1.建立优质大米产业人才高地。申报实施优质大米产业人才高地建设项目,组建以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首席专家教授娄向鹏为主的11名区内外专家教授为我市优质大米产业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提升叶盛镇、瞿靖镇等优质水稻产业专家服务基地建设,举办9场次优质大米种植、营销培训班,组织大米产业骨干企业家到优质大米产业发展先行地区考察,培养优质大米产业技术人才20人。〔责任单位:市农牧局〕

  2.建立酿酒葡萄产业人才高地。继续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马会勤团队为我市葡萄酒产业咨询顾问,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名誉院长李华教授等16名区内外专家组成葡萄酒行业讲师团,举办12次葡萄酒营销大讲堂活动。打造酿酒葡萄产业人才示范点,与ISG美国国际侍酒师协会中国总部合作,举办4期国家酒业营销师、品酒师、酿酒师专业培训班,培训120余人。组织葡萄酒协会骨干赴广东、成都等地开展葡萄酒品鉴、推介培训会,培养栽培、酿造、营销、科研等专业技术人才30人。新建高校学生实习基地2个。〔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3.建立制造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制造产业培训基地,引进制造产业咨询服务专家或团队,对接宁夏工业园区联合会,组织10名制造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赴浙江、江苏等制造业发达地区考察,邀请区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培训我市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30人。鼓励企业与江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交流,定期邀请制造行业专家、教授到园区开展技术指导培训。〔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新材料基地管委会、嘉宝轻纺工业园管委会〕

  4.建立旅游产业人才高地。全力打造“印象黄河·彩虹之上”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区。继续聘请中国(香港)旅游设计院郑建平团队为青铜峡市旅游顾问,引进高端旅游创意人才3人。建立全域旅游专家信息库,举办全域旅游专题发展培训班2期,培养旅游专业人才500人。组织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骨干人才赴外地考察、学习,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大比武”活动,选拔评选“金牌导游员”和旅游服务之星20名,培树金牌导游(讲解员)、旅游服务之星和乡村旅游带头人15名。〔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5.建立电子商务产业人才高地。培养电子商务产业领军人才3人。以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依托塞上e家网创园、电商孵化园等平台,举办“网商运营”及电子商务技能提升培训班5期,培训电商人才600人次,电子商务高级人才20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二、实施八大人才培养工程

  6.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大力实施“国培计划”和名师培养计划,提升10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功能建设,采取“突出重点,培教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育。建立骨干名师信息库,充分发挥自治区、吴忠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名师、名校长结对帮带乡村教师活动,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引进和培育力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7.实施名医培养工程。发挥公立医院主体作用,加强青铜峡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建设,聘请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0名专家为医疗专家咨询顾问,引进骨干医师或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5人,选派50名医务骨干赴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修学习,举办2期医务人员三基知识考试、培训,培训乡村医生200余人,加强各学科领域的医务人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卫计局〕

  8.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建立非遗传承人才信息库。建立3个南营武术传承点,开展南营武术传承技艺培训班40期,培训1000余人次。建设二毛皮传统手工传承基地,邀请全国二毛皮协会副会长马新强及相关专家20人,举办二毛皮传统手工艺理论研讨会。建立戏曲进校园培训基地,开展戏曲培训24期,培训戏曲学员100余人。举办鼓乐队表演培训班4期,培训全市鼓乐队人才180人。培育树新林场特色鼓乐队(韩城行鼓)、机关鼓乐队2个,举办鼓乐队专题培训班10期,培养鼓乐队人才200人。〔责任单位:市文广局〕

  9.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实施黄河文化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十百千”培训工程。建立“文化名家”信息库,通过与高校定向培养、远程教育、在职进修等途径培养本土编导、作曲、文物保护等文化产业紧缺专业人才。组织20名文化名家到东部沿海省份、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先进单位开展学习调研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广局〕

  10.农技服务专家培养工程。以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农技服务专家信息库。实行科技服务模式,加大选派各类涉农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基层的力度,重点培养一批农民“土专家”“田秀才”。对接区内外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举办技术服务培训班6期,培训农村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等200余人次。〔责任单位:市农牧局〕

  11.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乡土文化人才培育行动,挖掘和培养乡村草根能人、艺人,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举办乡土文化专业培训班4期,培训文化能人200余人次。打造文化中心示范户6家,新建文化大院2个,组建民间文艺团体5个,组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30场次,有针对性的加强市场培育和技能提升。〔责任单位:市文广局〕

  12.企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企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需要,以增强经营管理、市场竞争、自主创新等能力为重点,积极争取与区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5期,重点培养企业领军人才15人,培养100名左右市场意识超前、精通企业管理、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造条件选派企业中高层骨干外出学习,培养一批立足本土、具有战略眼光、富有开拓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嘉宝轻纺工业园管委会、新材料基地管委会〕

  13.农村“两个带头人”培养工程。以“建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重点,加大挖掘培养农村“两个带头人”,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信息库。以“领导干部讲党课、基层书记谈经验、模范人物说事迹”为主要内容,举办百堂党课润古峡大讲堂活动。实施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培养计划,组织村党组织书记50余人赴宁波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积极争取区市培训资源,分批次选派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赴区内外培训。〔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三、深入实施区市人才项目工程

  14.提升人才项目实施质量。做好2017年5个吴忠市级人才项目专项检查,加强人才项目资金使用监管。〔责任单位:市人才办、财政局、人社局、审计局〕以五大产业人才高地、八大人才培养工程为重点,组织申报区市人才项目,积极开展市级人才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市人才办〕

  15.实施区域特色人才项目。青铜峡市电子商务运营专业人才培育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顺宝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人才培养引进项目〔责任单位:市科协〕青铜峡文化演艺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责任单位:市文化馆〕宁夏菲斯克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嘉宝轻纺工业园管委会〕青铜峡市酿酒葡萄产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16.实施聚才平台建设工程。在新材料基地、嘉宝轻纺工业园区和塞外香、顺宝等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加大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人才培训基地等集聚人才平台的力度。拓展和提升已建立的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建立8个左右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高校实习实训基地、专家服务基地、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农牧局、工信局、发改局、人社局、科协〕

  17.实施急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程。突出高精尖缺和产业急需导向,建立高层次人才智库,开展青铜峡籍高层次人才回家乡活动。〔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完善拓展政府产业资讯顾问指导、企业创新平台集聚、医疗系统名医进院、农业系统专家工作站服务四种引才模式,加大柔性引才用智力度。加强与江南大学等国内各高校的联系合作,提升产学研融合水平。〔责任单位:市人才办〕

  四、完善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

  18.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聚焦落实《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自治区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等自治区、吴忠市人才政策,制定出台《青铜峡市引进和培养人才激励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构建党管人才、人才培养、急缺人才引进、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机制,推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体化运作,不断加强对各领域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督促落实相关部门承担的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服务保障职责任务。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专家制度、人才工作述职,加强人才政治引领。〔责任单位:市人才办〕

  19.严格人才工作督查考核。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效能目标考核,加大考核结果在干部任用和政策落实中的使用力度,每季度开展一次工作指导、督促检查,重大工作项目不定期督导,年底对各部门(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严格执行《自治区人才项目管理办法》《自治区人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2016年以来获批立项的人才项目进行督查和考核,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行评估验收。加强人才资金使用监管,切实提高人才资金使用效益和人才项目示范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人才办、人社局、财政局﹞

  20.加强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工作联络员队伍,加强人才工作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各成员单位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人才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责任单位:市人才办﹞

  21.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开展人才政策“六进”宣传活动,推动人才政策“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圈”,宣传推介自治区、吴忠市及我市人才政策,强化引才聚智的吸引力。〔责任单位:市人才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广泛宣传报道各领域、各行业人才工作新举措新成效和各类优秀人才(团队)创新成果、先进事迹,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及时更新人才工作、人才招聘、劳动就业、创业就业等专栏,发布人才工作信息和动态。〔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人社局、网信办〕加强人才工作信息宣传,各党(工)委、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其他行业部门单位,每月至少向市人才办报送人才工作信息1篇。〔责任单位:各党(工)委、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编辑】:
【来源】:青铜峡党建网